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和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共同主办,是目前我国唯一被政府认可和指导的专门面向研究生群体的全国性赛事,主要包括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等19项主题赛事。赛事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前沿,旨在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为研究生搭建展示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国家级平台。
官方网站:https://cpipc.acge.org.cn/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下面列出学校研究生院和学院认定的相关项目情况,最后附有大赛相关赛事目录及联系方式。
一、计算机学院承办的比赛
1.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
赛事简介: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以“AI赋能、创新引领”为理念,围绕人工智能创新主题,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激发研究生创新意识,提高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着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端人才,为人工智能领域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参赛方式:可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每人只能参加一支队伍,每队不超过4人,其中在读研究生比例不低于50%,队长必须为非应届毕业在读研究生,队员分工须明确。允许跨校、跨年级、跨专业组队,以作品第一作者所在单位为参赛单位。参赛团队和选手可申报指导教师,每个团队最多可申报2名指导教师,以申报顺序排序,其中排序第一位教师为主指导教师。
校内承办单位:计算机学院
奖项设置:冠军/亚军/季军各一支,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华为专项奖/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教师奖若干。
官方网站:https://cpipc.acge.org.cn/cw/hp/2c9088a5696cbf370169a3f8101510bd
2.中国研究生网络安全创新大赛
赛事简介:中国研究生网络安全创新大赛以国家战略需求为驱动,紧紧围绕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从“产教融合”“科教融合”“赛教融合”等维度设立揭榜挑战赛、创意作品赛和实网对抗赛三个赛道,重点锻炼研究生的科学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力求解决国家在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卡脖子”问题,为国家培养、选拔和储备一批急需的高层次网络安全人才。
参赛方式:每支参赛队伍由1-4名学生和1名指导教师组成。参赛队伍中若有本科生参加,须由研究生作为队长注册,且团队中本科生比例不高于50%。不允许跨校、跨单位组队参赛。
校内承办单位:计算机学院
奖项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网安之星/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教师奖若干。
官方网站:https://cpipc.acge.org.cn/cw/hp/2c90800c8093eef401809d33b36f0652
3.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
赛事简介: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是一项团体性集成电路设计创意实践活动,主要面向全国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在读研究生。大赛旨在成为研究生展示集成电路设计能力的舞台、进行良好创新实践训练的平台,为参赛学生提供知识交流和实践探索的宝贵机会。
参赛方式:以参赛队为基本报名单位,每个参赛队由2-3名学生组成。每个参赛队需要设置指导教师1-2名、队长1名。每位指导教师至多指导三个参赛队,每位参赛队员只能加入一个参赛队。
校内承办单位:计算机学院
奖项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最佳指导教师奖/企业命题专项奖/优秀组织单位若干。
官方网站:https://cpipc.acge.org.cn/cw/hp/10
4.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
赛事简介: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以“创新改变未来”为理念,围绕飞行器技术创新,着力增强广大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切实培养和发掘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
校内承办单位:计算机学院
参赛方式:可单人参赛,鼓励以团队形式参赛,各参赛队每队最多不超过5人,允许跨单位组队。
奖项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优秀组织单位若干。
官方网站:https://cpipc.acge.org.cn/cw/hp/3
二、其他学院承办的比赛
1.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
赛事简介: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围绕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目标,以“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宗旨,搭建探索实际问题、开展学术交流、提高科研能力和培育团队意识的有效平台。
校内承办单位:理学院
参赛方式:研究生组队参赛(每队人数3人,专业不限)。参赛报名、培养单位审核、参赛缴费、作品提交等均在“研创网”进行。
奖项设置:一等奖若干,其中“数模之星”冠亚季军各1支、“数模之星”提名奖/华为一等专项奖/华为二等专项奖/中兴一等专项奖/中兴二等专项奖若干。二等奖/三等奖若干,优秀组织奖/“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若干。
官方网站:https://cpipc.acge.org.cn/cw/hp/4
2.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
赛事简介: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始终聚焦中国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以“激励创新、鼓励创业、提高素质、强化实践”为宗旨,是面向全国在读研究生的一项团体性电子设计创新创意实践活动。
校内承办单位:电气学院
参赛方式:竞赛分为技术竞赛和商业计划书专项赛两大部分,两部分竞赛相互独立,组队、报名、评审、奖励工作均分开进行,互不影响。技术类竞赛部分由企业命题和开放命题两个赛道组成。中国在读研究生和已获得研究生入学资格的大四本科生均可参赛。以参赛队为基本报名单位,每个参赛队由2-3名队员组成,其中设置队长1名,此外还需设置指导教师1-2名。每位指导教师至多指导两个参赛队,每位参赛队员只能加入一个参赛队,参赛队最多有一名本科生。
奖项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优秀指导老师奖/优秀组织单位/其余荣誉称号若干。
官方网站:https://cpipc.acge.org.cn/cw/hp/6
3.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
赛事简介: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以“制造强国”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旨在培养机器人领域国家急需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提升研究生的机器人创新设计能力,服务机器人产业生态体系建设,推动机器人科技与产业的创新发展。
参赛方式:以学校为单位,个人或团队参赛,每支团队参赛队员一般不超过5人(其中第一申报人默认为参赛团队队长),指导教师一般不超过2人,可跨学科跨校组队,以队长所在单位为参赛单位。
校内承办单位:机械学院
奖项设置:冠军/亚军/季军各一支,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优秀组织单位若干。
官方网站:https://cpipc.acge.org.cn/cw/hp/2c9088a5696cbf370169a3f8934810be
4.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
赛事简介: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以“创意启迪智慧、创新驱动发展”为理念,围绕智慧城市主题,激发研究生创新意识,提高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为国家、社会和企业培养创新型人才。
参赛方式:大赛包括定向赛道、自由赛道和企业揭榜赛道。每人在同一赛题下仅能拥有一支团队(1-4人),可同时选择多道赛题进行研究,不同赛题可以拥有不同的团队,支持跨院校、跨专业、跨单位自由组队。参赛团队以作品第一作者(队长)所在的培养单位为该队伍的参赛单位。每支队伍最多申报2位指导教师,按照申报顺序排序。
校内承办单位:土建学院
奖项设置:冠亚季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优秀组织奖/指导教师奖若干。
官方网站:https://cpipc.acge.org.cn/cw/hp/1
5.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
赛事简介: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于2014年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设立,赛事以“竞赛培养人才、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为发展理念,围绕能源装备的技术创新问题,打造研究生创新交流实践平台,致力于满足国家机械装备制造业高层次人才需求,促进国家能源装备业创新发展。
校内承办单位:电气学院
参赛方式:以学校为单位,个人或团队参赛,每个团队参赛队员一般不超过5人(第一申报人为参赛团队队长),指导教师一般不超过2人,允许跨学校组队。进入全国决赛后,不得变更参赛项目和团队成员。
奖项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优秀指导教师/优秀组织单位/能源装备之星若干。
官方网站:https://cpipc.acge.org.cn/cw/hp/7
6.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
赛事简介: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旨在通过社会调研、案例撰写与分析、现场论辩等方式,提高MPA学生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解决公共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在MPA教育中进一步推广案例教学法。
校内承办单位:经管学院
参赛方式:以MPA在读研究生为主,公共管理相关学科在读研究生和MPA毕业生也可参与组队。每支队伍3-5人。队伍中,除MPA在读研究生外,只可含公共管理相关学科在读研究生1名或MPA毕业生1名。决赛阶段的现场论辩环节,每队仅可派队中3名学生上场比赛。
奖项设置: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最有价值队员/最佳案例奖/优秀组织奖若干。
官方网站:https://cpipc.acge.org.cn/cw/hp/8
7.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
赛事简介: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旨在进一步增强研究生对“双碳”战略的认识,提升研究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自觉性,加大高校与社会之间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助力实现“3060双碳”目标。
参赛方式:参赛选手需以团队方式参赛,每队人数为3-6人,专业不限。各参赛选手由所在单位负责审核,确认报名参赛资格。选手可同时选择多个赛题进行参赛,在不同方向可以拥有不同的团队,支持跨院校、跨专业、跨单位自由组队。
校内承办单位:经管学院
奖项设置:冠亚季军各1名,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优秀指导教师/优秀组织奖若干。
官方网站:https://cpipc.acge.org.cn/cw/hp/2c90800c8093eef401809d348f8b0653
8.中国研究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
赛事简介:中国研究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旨在结合国家金融科技发展需求,强化复合型人才培养,引导研究生放眼金融科技领域创新前沿,为我国金融科技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
校内承办单位:经管学院
参赛方式:参赛者需以团队形式参赛,每个参赛队伍由2-6名学生组成,可选指导教师1-2名,设置队长1名。以队长所在培养单位为参赛单位。每位指导教师至多指导三个参赛队伍。
奖项设置:金奖队伍/银奖队伍/铜奖队伍,二等奖/三等奖若干,优秀组织单位若干。
官方网站:https://cpipc.acge.org.cn/cw/hp/2c90800c8093eef401809d3501080654
9.中国研究生“美丽中国”创新设计大赛
赛事简介:中国研究生“美丽中国”创新设计大赛旨在全面呈现、传播“美丽中国”新时代风貌,推动我国艺术设计类研究生教育的专业交流与进步,激发研究生创新设计意识,提高研究生创新与设计实践能力,同时推动高校之间、校企之间在艺术设计领域内的创意创想成果转化落地。
参赛方式:每人在同一赛题下仅能拥有一支团队(1-5人),可同时选择多道赛题进行研究,在不同赛题可以拥有不同的团队,支持跨院校、跨专业、跨单位自由组队。每支队伍最多申报2位指导教师,按照申报顺序排序。组队参赛时,作品第一作者(队长)所在培养单位为该队伍的参赛单位。
校内承办单位:艺术学院
奖项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胜奖若干,优秀组织单位/优秀指导教师若干。
官方网站:https://cpipc.acge.org.cn/cw/hp/2c908018876ef068018774a9501a03fe
10.中国研究生工程管理案例大赛
赛事简介:中国研究生工程管理案例大赛旨在引导我国研究生关注工程管理实际问题,提高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案例研究与案例教学,增进院校与企业互动。
校内承办单位:土建学院
参赛方式:参赛队伍所属的培养单位负责审核和填写推荐意见(按赛道排序)。每支参赛队伍应有选手不超过5人(其中案例型学位论文为1人),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
奖项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优秀指导教师奖若干。
官方网站:https://cpipc.acge.org.cn/cw/hp/2c908018876ef068018774a7a5bc03fd
11.中国研究生企业管理创新大赛
赛事简介:中国研究生企业管理创新大赛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商业模拟竞赛,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企业的竞争环境,供参赛者进行企业运营和企业决策的演练。大赛鼓励参赛者全面、灵活地运用如生产管理、市场营销、财务会计、战略管理等管理学知识和预测、优化、对策、决策等方法,正确制定企业的决策。
校内承办单位:经管学院
参赛方式:比赛以学校为单位组队参赛,不得跨校组队。每支参赛队由3名具有参赛资格的参赛选手组成,每支参赛队须配备1-2名指导教师指导竞赛。
奖项设置:MBA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其他研究生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
官方网站:https://cpipc.acge.org.cn/cw/hp/2c90801786cfa2b60186de4143390279
附件: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相关赛事目录
序号 |
主题赛事 |
组委会秘书处联系人 |
联系方式 |
1. |
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 陈静、任楠 |
010—82317792 smartcity2014@163.com |
2. |
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 |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刘澈 |
029—88492090l iuche@nwpu.edu.cn |
3. |
数学建模竞赛 |
东南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周青青、奚社新 |
025—83795939 gscpc3@seu.edu.cn |
4. |
电子设计竞赛 |
中国电子学会 吴静、刘霆轩 |
010—68600723 cieeda@163.com |
5. |
创“芯”大赛 |
清华海峡研究院 张逸轩 |
0592—5770778 17606905288 cpicic@163.com |
6. |
创“芯”大赛——EDA精英挑战赛 |
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技术创新中心 姜甜、刘夏 |
13585200992 jiangtian@icisc.cn 025-58109529 rcpxb@nctieda.com |
7. |
人工智能创新大赛 |
浙江大学研究生院(研工部) 滕如萍、鲍雨欣 |
0571—88981401 cpipcai@163.com |
8. |
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 |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岳亚美、刘伟峰 |
0451—86418112 0451—86413809 yummie@hit.edu.cn |
9. |
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院 董建党、邱钰文 |
0532—86983311 0532-86981395 eeidc@upc.edu.cn |
10. |
公共管理案例大赛 |
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 于建 |
010—62519150 mpa@mpa.org.cn |
11. |
网络安全创新大赛 |
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院 李婧祎 |
010-62283509-803 lijingyi@bupt.edu.cn |
12. |
“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马文渊 |
0755-26036536 iSpace@sz.tsinghua.edu.cn |
13. |
金融科技创新大赛 |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张跃星 |
010-82159102 zhangyx@pbcsf.tsinghua.edu.cn |
14. |
“美丽中国”创新设计大赛 |
东华大学研究生院 陈晓双 |
021-67792403 chenxs@dhu.edu.cn |
15. |
“美丽中国”创新设计大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创新大赛 |
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李迎宾 |
15287197380 liyb30@163.com |
16. |
工程管理案例大赛 |
全国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 吴莉莉 |
18611302197 mem@tsinghua.edu.cn |
17. |
企业管理创新大赛 |
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 张一帅、朱斌丹 |
18611427167 13366902935 zhangysh3@sem.tsinghua.edu.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