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5个本科专业。学院为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智能应用服务分会副主任单位,全国高等院校计算基础教育研究会数据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校计算机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湖北省高校大数据教育联盟理事长单位,全国移动互联网创新教育基地。
依托计算机学院,湖北工业大学于2021年12月份成立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产业学院,从北京大学、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聘请了24位知名专家,组建了专家咨询委员会,2024年获批为湖北省现代产业学院。
师资力量:拥有一支高学历、高水平、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34人,其中教授15人,副高级职称教师46人;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1人,省部级人才计划入选者10人;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109人,45岁及以下中青年教师占75%。
学科专业建设:拥有1个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获批湖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在第五轮全国高校学科水平评估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位列省属高校前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2024年进入软科中国最好学科前100名。
科学研究:建有绿色智能算力网络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制造工业数智化技术与应用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中小企业工业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创新引智示范基地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形成工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特色研究方向。学院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10项、国家级科研项目50余项、授权专利200余项。
教学质量:建有湖北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训)基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等。拥有信息技术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程序设计类课程群教学团队等2个省级教学团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软件工程教研室等2个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湖北省一流课程7门、学校课程思政项目6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积极创新校企育人模式,与微软、谷歌等等知名IT企业加强产学合作,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80余项。
国际化能力培养:先后与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马来西亚双威大学、德国多特蒙德应用技术大学等国外高校签署双边合作协议,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加拿大韦仕敦大学、安大略理工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等世界高水平大学建立紧密合作伙伴关系。学院主持建设的“智能科学与技术引智创新示范基地”入选湖北省引智创新示范基地。积极开展国际化平台建设,主办“世界著名科学家来鄂讲学武汉论坛”。邀请欧洲科学院院士等多名海外知名院士级学者来校进行访学交流专题讲座,提升师生的国际化视野和技能。鼓励学生出国学习,参与假期实地访学项目,并设立专项经费,资助学生参加校级国际交流项目、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国际赛事、留学研修及开展合作研究等。学院还积极组织各级本科生参加英语培训班,推动学生参与各类外语培训和国际交流沙龙、讲座等活动;引进由国际顶尖高校教师授课的国际化视野通识课程和专业类课程,促进了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
学生培养:学院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工作,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绿色理念、国际视野、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学院持续推进“党建+实践”育人新模式,打造“青佑之光”志愿服务品牌, “青佑之光”志愿服务团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志愿服务专业化、常态化、精准化发展,先后荣获省级样板党支部,省级金牌团支部,“走进千村观察、助力乡村振兴”全国优秀实践队,第六届、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铜奖等17项省级以上荣誉表彰。学位点先后培育省级青年典型6人,武汉市洪山好人2人,新时代湖北省向上向善好青年1人。
近年来,学生荣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级特等奖3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银奖1项,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银奖9项、铜奖23项,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国家级一等奖13项,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一等奖1项,百度之星·程序设计大赛国家级一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与对抗技术竞赛一等奖1项,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一等奖2项,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精英大赛国家级一等奖6项,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RAICOM)国家级一等奖10项,年均发表三大检索论文10篇。